成災的巴西龜
  據統計,截至2013年,確定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物種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佈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1種。
  我國每年因此造成數百億元的經濟損失,而遭遇破壞的生態系統更是難以恢復。
  但同時,來自我國的物種入侵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也在發生。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遭受過物種入侵之苦。
  在應對外來物種入侵上,最為苦惱的是,我國的立法尚不完善,導致現實中“誰都可以管,誰又都不管”的局面。
  應對外來物種入侵,減少經濟損失,防止生態系統遭破壞,法律該出手了!
  “二十年以前,經過8年到10年的時間才會發現一種生物入侵,但是這幾年,每年都會出現一兩個新面孔”
  法治周末記者 高原
  2014年8月,環保部發佈了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名單上,巴西龜、尼羅羅非魚等成為最新上榜物種。
  這是繼2003年發佈第一批和2010年發佈第二批之後,環保部第三次發佈名單。
  與此相印證的是,此前不久農業部發佈的消息。
  農業部7月29日發佈消息稱,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到529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以及農牧業生產等構成了巨大威脅。
  同時,外來生物的入侵,在嚴重干擾生態系統的同時,還給我國帶來了年均超過570億元的經濟損失。
  外來物種傳入
  數據顯示,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約50%是引進後擴散的,其中目前已知的外來入侵植物中,約58%的種類是作為有用植物引入的。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氣候帶分佈使得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來物種都可能在國內找到合適的棲息地。加之我國還是一個地形複雜、生態系統類型具有高度多樣化、經濟發展迅速的大國,上述因素致使我國很容易遭受外來物種的入侵。”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所首席專家李俊生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
  例如,20世紀70年代侵入我國的小麥蚊蟲,30年間已遍及全國主要的小麥產區;1982年在江蘇南京首次發現的松材線蟲,現在已擴展到江蘇、安徽、廣東、山東和江西等省的局部地區。
  據瞭解,除極少數位於青藏高原的保護區外,我國各地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來入侵物種的蹤影。就被入侵的生態系統而言,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如森林、草原、農田、濕地、水域以及城市都能夠發現外來入侵物種。
  “我國大多數入侵物種是隨種子、花卉和苗木引進等無意識傳入的,而且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入侵的危險性也在增加。”李俊生介紹。
  近10年來,就發現了香蕉枯萎病、銹色棕櫚象、褐紋甘蔗象、水椰八角鐵甲、加拿大一枝黃花等20餘種危害農林業的病蟲害侵入我國的案例。
  除了無意引進之外,我國外來入侵物種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人們有意引進的,如水葫蘆起初是以凈化水源為目的而引進的;而福壽螺起先是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用螺類被引入廣東,隨後引入北京併在全國大面積養殖,最後都造成了一系列危害。
  一些出於善意的隨意放生沒有經過科學、嚴格的鑒別過程,也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而大部分人只管放生,對於如何放生、放生什麼、外來物種能不能放生這些問題基本都不清楚。
  全球“通緝犯”巴西龜,也叫紅耳龜、紅耳彩龜。巴西龜的原產地並非位於巴西,而是生存於北美密西西比河及格蘭德河流域。它被不少家庭當作寵物來養殖或觀賞,也被一些餐廳拿來作為食用動物料理。
  然而,如今它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成為全球“通緝犯”。巴西龜繁殖力強,存活率高。它和本土龜的“聯姻”,導致了本土淡水龜類的基因污染,嚴重影響了本土龜的生存環境。
  近些年來,由於寵物棄養、宗教放生以及養殖逃逸等因素,導致巴西龜在中國野外普遍存在,並呈迅速蔓延之勢。在湖南的湘江、廣東的珠江、上海的蘇州河、浙江西湖、錢塘江和長江江蘇段等地,均有生活在野外的種群。
  入侵速度在增長
  美國《生物科學》(Bio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曾指出,高速發展的經濟使物種入侵在中國進一步加劇。
  作為生物多樣性熱區之一,中國正面臨超過500多種入侵物種的威脅。據估計,在中國每年僅由外來昆蟲和植物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45億美元。
  入侵物種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到一個非本源地區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研究小組指出,中國外來動物入侵物種的數量從1990年到2003年增加了30%,達到76種,而植物入侵物種在1995年至2003年翻了三倍。
  上述文章指出,生物入侵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在中國,由於檢疫和檢查機制尚不完善,加上國家工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使得一些有害物種快速擴散。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萬方浩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說:“二十年以前,經過8年到10年的時間才會發現一種生物入侵,但是這幾年,每年都會出現一兩個新面孔。”
  “從海關截獲的情況看,外來入侵物種的批次和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大約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檢疫部門時常會截獲一些‘高危分子’。”萬方浩說。
  在2014年舉行的中國外來入侵生物水葫蘆現場滅除活動上,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王衍亮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來物種在中國呈現出更快的增長趨勢,從2004年至2014年,新增入侵物種近50種,20餘種危險性入侵物種接連在中國大面積暴發成災。
  外來生物入侵範圍也相當廣泛,涉及農田、濕地、森林、河流、島嶼、城鎮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據統計,我國至少發現188種入侵植物、81種入侵動物、19種入侵微生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佈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我國發現了51種,對農業、林業、水利、畜牧業等造成嚴重危害。
  治理費用高
  2006年,椰心葉甲入侵海南,擴散至全省18個縣市,染蟲植物多達320萬株。感染椰心葉甲的椰子樹、棕櫚樹,枝葉枯萎、樹冠變成褐色,嚴重時整株死亡。
  如今,無法根除的椰心葉甲每年給海南造成的損失高達1.5億元。專家分析認為,如此厲害的害蟲入侵海南,可能是因為有人違規從東南亞一帶引進棕櫚科種苗所致。
  同樣,市民常見的水葫蘆已經成為珠江上的公害。
  原產於南美洲的水葫蘆原本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一株水葫蘆90天就可以繁殖25萬株,進入珠江後更是如魚得水,然而其覆蓋了整個水面就把光線擋住,破壞生態環境。
  僅水葫蘆的人工打撈一項,每年便要花掉1億元費用,化學防除費用也達數千萬元。
  在水葫蘆之外,豚草、福壽螺等動植物也在擠占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間,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福壽螺大行其道。
  作為我國重點管理的52個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福壽螺環境適應能力強,繁殖迅速,對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對水稻生產的危害尤為嚴重。
  與直接經濟損失相比,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間接損失儘管難以準確計算,但卻不容忽視。
  “外來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後帶來的旅游經濟損失就屬於間接損失。”李俊生說。
  據介紹,被稱為“松樹癌症”的松材線蟲病在短短10年間,疫區已擴至江浙等6省範圍內,發生面積約6.6萬公頃,對黃山、張家界等風景名勝區構成了巨大威脅。
  在雲南省昆明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大觀河水上旅游線路,游人可以從昆明市區內開始乘船游滇池和西山。
  但自上世紀90年代初,大觀河和滇池中的水葫蘆“瘋長”成災,覆蓋了整個大觀河以及部分滇池水面之後,致使這條旅游線路被迫取消,原來在大觀河兩側的配套旅游設施只好報廢或改作他用。
  此外,外來種對人類健康可構成直接威脅。
  世界性的惡性雜草豚草和三裂葉豚草自從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入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現已擴散、蔓延、遍佈東部十幾個省區,其產生的花粉是引起人類花粉過敏症的病原物。
  又如眾所周知的毒麥籽實中含毒麥鹼,若因誤食混有毒麥籽實的麥粒製成的麵粉,則會產生頭暈、嘔吐、痙攣和昏迷等癥狀。
上一頁12下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j83xjxj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